从2020年开始到2022年疫情已经三个年头了,但是还没有看见结束的迹象。大量跨境电商供应链企业停工,产能不足导致库存告急、供货困难,企业“无货可卖”。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货运航线停飞,多国在出入境、物流、海关等方面监管趋严,导致原有的订单难以按期履约,企业“有货难卖”。对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对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支撑。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退货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明确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模式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境内代理人或其委托的报关企业可向海关申请开展退货业务。海关总署方面表示,该公告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
疫情之下,跨境电商面临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渡过难关持续发展?
从无货可卖到有货难卖
近年来,跨境电商高速发展,成为促进外贸增长的新亮点。2019年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稳中提质趋势明显。其中,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额达到1862.1亿元,增长了38.3%;通过市场采购方式进出口额达5629.5亿元,增长了19.7%。两者合计对整体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14%。
值得注意的是,外贸微观主体活力增强。201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升至43.3%,民营企业首次成为第一大主体。然而,在国内发生疫情期间,跨境电商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广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科分析,跨境电商出口端的困难主要是中国工厂产能尚未恢复造成的缺货、物流不畅以及退货率高等问题。但随着疫情在国外的全面暴发,跨境电商出口端的主要困难变成海外物流配送不畅、亚马逊等部分平台对防疫用品销售进行规范性管控,以及一部分日常热销商品的海外需求因海外疫情而休克式大幅下降等问题。
政策扶持企业自救并重
随着疫情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蔓延速度加快,全球经贸下行压力逐渐加大,我国外贸的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部分外贸企业也遭遇订单取消等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在商务部近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表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发挥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作用,激活增量。加大力度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在应对疫情、开拓多元化市场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支持在相关国家,特别是重点市场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海外仓。还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赴重点市场建立并完善国际营销网络,为我国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外,各地也在寻求新的贸易促进方式。近期,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均出台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大跨境电商出口物流仓储支持力度等。以广州南沙自贸区为例,南沙海关结合关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13项便利化措施,支持企业积极开展业务。
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也在积极自救。在浙江杭州,随着国际航线的减少,商业包机常态化运营成为杭州至欧洲地区跨境电商出口的特色项目。很多外贸企业提前预判,备足了物资。
抓住契机转危为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跨境电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次考验。
伴随着疫情对行业的冲击,部分跨境电商企业颇感前途难测。业内人士表示,海外消费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出于对病毒传播、物流延迟等因素的顾虑,除了基本的家庭生活用品、医疗用品以外,其他的非基本需求消费都会受到抑制。